
在電力系統中,變壓器的運行分接檔位對于保障供電質量和設備穩定運行意義重大。不同類型的變壓器,尤其是干式變壓器和配電變壓器,其分接檔位標識與調整方式各有特點,下面將進行詳細闡述。
一、干式變壓器分接檔位標識與調壓方式
干式變壓器在調壓操作上,主要存在有載調壓和無勵磁調壓兩種方式。有載調壓操作相對便捷,通過直接調整控制開關,就能在變壓器帶負載運行的狀態下,實現分接檔位的切換,進而調整輸出電壓。
無勵磁調壓則需要在變壓器斷電后進行。干式變壓器的無勵磁調壓依賴于對變壓器自身結構的操作。其連接片的布置通常有兩種形式:一種是上下排列,上面設有三個接點,下面同樣對應三個接點;另一種為左右排列方式,左右兩側各分布三個接點。這些接點均從高壓繞組引出,通過改變連接片與不同接點的連接組合,實現對高壓輸入電壓的調節。
正常情況下,連接片通常置于三檔位置。若實際運行中,監測到低壓側輸出電壓偏高,就需要將連接片往高檔位,即一或二檔方向調整;反之,當低壓側電壓偏低時,則應將連接片往低檔位,也就是四或五檔方向調節。為了便于區分,每個接點旁都標有希臘字母(Ⅰ、Ⅱ、Ⅲ、Ⅳ、Ⅴ),分別對應著五個分接檔位。
二、配電變壓器分接開關的正確調整流程
配電變壓器依據類型差異,分接開關涵蓋有載調壓和無載調壓等多種類型。實際應用中,多數電力變壓器采用無載調壓方式。
在進行分接開關調整前,需定期監測低壓側電壓,判斷其是否處于正常范圍。若電壓出現異常,先要嚴格按照規范流程辦理工作票,隨后對變壓器進行停電操作。具體包括拉開低壓側開關,使用絕緣桿依次拉開跌落開關和高壓隔離開關,完成停電后,還需進行驗電、裝設接地線等安全措施,確保操作安全,之后才能打開分接開關蓋。
打開分接開關蓋后,會看到標有 1、2、3 檔的分接開關檔位,不同檔位對應著不同的變比,例如 9500 比 400、10000 比 400、10500 比 400 等,這些變比信息在檔位銘牌上均有清晰標注。當二次電壓偏低時,應將分接開關調至 9500V 檔,以提升輸出電壓;若二次電壓過高,則需調至 10500V 檔,降低輸出電壓。
在調整開關時,為確保分接開關接觸良好,應將開關來回調整至少兩次。調整到所需檔位后,務必使用萬用表電阻檔對高壓側高壓樁進行檢測,判斷分接開關是否到位,確保電路處于導通狀態。完成上述操作后,拆除安全措施,進行送電,并測量低壓側開關上側電壓是否正常。確認電壓正常后,合上低壓側開關,向負載正常送電,然后完成工作票辦理終結手續,整個調整流程才算結束。